产品二维码追溯系统的起源和进化史(上)

作为食品二维码追溯行业的平台搭建商,潜利在产品追溯方面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落地实践经验,可以在原料管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分销管理、防伪防窜、智能营销等方面进行硬件的搭建和软件的集成,实现产品质量全程追溯。

企业通过搭建产品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对产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的精准管理,监督监察,从源头到过程,保障产品的品质,让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产品更加放心。下面,潜利追溯就从产品二维码追溯的起源开始,和您分享,为什么我们要做追溯,如何把追溯做好,追溯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我国最早的产品追溯制度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的“物勒工名”之制,勒就是镌刻,这种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便质量检验和日后的追查。到战国晚期秦国产品追溯制度已经比较完善。

公元前620年前后编成的重要典籍《礼记》,其中的《月令篇》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

这段关于“物勒工名”制度的精彩记述,也在此后约380年(秦王嬴政七年,公元前240)见录于由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第十卷《孟冬纪》。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的秦法对于产品追溯制度有了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规定:产品上必须铭刻工匠和工师(丞)的姓名,并且在中央政府专门设置了负责产品质量的官职“大工尹”,职责是严格按照秦法质检,并对不合格产品“按名索骥”追究处罚相关责任人。

秦法特别强调“物勒工名”之制,所有官造器物必须铭刻制造者和管理者的姓名,以备追溯究办。

今天我们看到无论是秦兵马俑、铜车马,还是兵器、砖石等器物上铭刻的简单文字,正是工匠和管理者的“名”,它真实记录着大秦统一的历史密码。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秦国统一天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始实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等系列标准化制度。

秦法把全国的兵器生产管理分为四级:丞相吕不韦是全国兵器生产的最高组织者和监管者;之下是“工师”,就是各兵作坊的工长,他们是产品的监制者;再下面是丞(工师的副手,主管质量监督检验);最后是具体制作的工匠。

后人见到的所有秦时兵器实物上,都明显铭刻了以上所有层级责任人的姓名,从丞相、工师、丞到工匠,逐级层层负责,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发现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铭刻的“名”追查到相关的责任人,等待他们的将是秦法的严惩。

通过大量史料记录和文物实证,后人可以看到先秦已经建立的比较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

此时的天下各国纷纷以变法争雄,唯独秦能得以富国强兵,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秦法中特有的严格到几乎严酷的追溯制度,这也是秦国能够统一天下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在秦始皇时代,追溯这个思维理念就已经存在了,如何通过产品标识,来实现产品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追溯,下面我们还有一期来继续介绍追溯的发展和历史,敬请期待。